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所农村供水与排水研究室是支撑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主要团队之一,全室共有研究人员12人,主要从事农村供水领域水质净化与消毒,水质检测监测、信息化、自动化与标准化、水价形成机制、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规划设计、技术推广工作。团队围绕国家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以农民群众喝上放心水为目标,重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技术难题,注重全链条科技创新,助力“两不愁三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目标的实现。
一是主编的《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是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验收销号的唯一依据。在水利部农水水电司的组织下,主编的《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T/CHES 18-2018)被水利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采信,为贫困人口中的饮水不安全人口建立到村到户台账、按月调度、挂图作战、挂牌督战等重要决策提供了依据,在国家普查验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时刻也持续发挥重要作用。该准则对团体标准培育发展起到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并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三等奖。
二是攻克氟超标和苦咸水技术难题,为1095万农村人口改水提供关键技术支撑。针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等地突出的饮水氟超标、苦咸水等技术难题,受水利部委托,结合多年科技攻关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水源置换、净化处理、分质供水、易地搬迁等解决方案,研究编制了氟超标、苦咸水改水实施方案编制大纲、《饮用水除氟技术指南》、《苦咸水改水技术要点》,形成《农村供水水质保障提升方案》。分片包干联系内蒙古等4省(区)苦咸水改水工作,助力让1095万农村人口在2020年底前告别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三是发挥技术优势作好行业支撑,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科学实施。围绕“三个能不能”,牵头组织开展百处工程调研,建立了科学实用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为全国大规模暗访数据分析提供了技术依据。主编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供水成本测算导则》(T/JSGS 001-2020)为全国农村供水工程供水成本测算提供了依据,有力助推全国农村供水水费收缴工作。此外,自脱贫攻坚以来,团队每年均有成员在水利部农水水电司借调交流,直接参与农村饮水安全行业管理;完成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并支持系统维护,助力行业强监管;安排超过500人·天进行暗访调研、核查等工作,并撰写暗访总报告。联合黄委、长江委等与新疆、西藏水利厅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成立工作组挂牌督战凉山州,精准帮扶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发挥技术特长,编制形式多样宣传培训教材,通过现场、视频培训等方式,为832个贫困县上万人次进行培训,提升基层管水人员能力。
农村供水与排水研究室还荣获2021年度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获省部级奖5项,其中获大禹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国标委“全国农业标准化优秀示范区”1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三等奖1项;获厅局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
这是一支全国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的主要技术支撑团队,也是一支农村饮水安全行业强监管的重要力量。哪里有需要,哪里有技术难题,哪里就有这支团队的身影。多年如一日,不计成本、全员出战、决战决胜,为打赢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奉献了青春和力量。
农村供水与排水研究室集体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