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系统唯一的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农业灌排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2005年在“水利部灌排设备检测中心”(以下均简称为“中心”)基础上批准成立的。30多年来,中心开展了大量灌排设备检测以及有关标准制修订工作。
近年来,鉴于滴灌带在我国大规模应用和产品质量检测需求情况,中心研发了滴灌带性能检测装置,并开展了针对性的测试,如组织国内相关检测机构进行滴灌带的实验室间比对测试,参加了国际灌溉设备测试网络(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Irrigation Testing Laboratory,INITL)组织的滴头和喷头的比对测试工作。比对验证结果表明,中心检测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针对滴灌(管)带在我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应用中产生的质量问题,中心进行了30多种滴灌(管)带的水力性能、力学性能、 耐老化性能等的测试,从产品生产和标准指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测试分析报告上报水利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和国家标准委等部门,获得了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在滴灌(管)带产品质量测试分析的基础上,中心向国家标准委提出了修订滴灌管(带)系列国家标准的申请并获同意。近期,由中心主编修订的国家标准《压力补偿式滴头及滴灌管》(GB/T 19812.2-2017)获发布实施,由中心主编制定的国家标准《灌溉用聚乙烯(PE)软管》已上报国家标准委待批;由中心提出修订并参编的两项国家标准《单翼迷宫式滴灌带》(GB/T 19812.1-2017)和《内镶式滴灌管及滴灌带》(GB/T 19812.3-2017)获发布实施。此外,中心正在主编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橡胶坝工程技术规范》(英文版),参加编写了林业行业标准《竹缠绕复合管》(LY/T 2905-2017)和中国工程建设协会团体标准《竹缠绕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T/CECS 470-2017)。
高效节水灌溉均需通过管道输配水。井灌区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已基本建设完毕,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主要在渠灌区发展,而渠灌区则需大口径管道进行输配水。自“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以来,中心进行了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应用研究,以及大口径管材的研发和测试。自2016年始,中心承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竹复合压力管的长期静水压性能的监测,已经连续进行了1万多个小时的管材耐静水压的监测,目前试验仍在继续进行直到管材发生破坏为止。长期静水压的监测数据将为中心参编的国家标准《竹复合压力管》(立项号 20173372-T-432)的性能指标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也将为申请《竹复合压力管》国际标准提供检验测试支撑。
中心是节水、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等6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的委员,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拖拉机和农林机械技术委员会/灌排系统与设备分技术委员会(ISO/TC23 /SC18)的P成员(注:P成员具有投票权),了解国内外管材管件及灌溉设备的标准化情况和我国高效节水灌溉对这些材料设备的需求。中心将针对现行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滴灌带的抗堵塞性能测试是否科学有效的问题以及产品耐老化问题等,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测试,积极依托有关标准制定机构,制修订一批节水灌溉方面的标准,形成适合我国高效节水灌溉需求的标准体系,支撑我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