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工作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国家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的有效方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水利事业蓬勃发展,标准数量大幅增长,标准质量稳步提升。截至2015年10月,现行水利技术标准840项。这些标准的颁布实施对提升水利工程质量、规范水利行业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了适应新时期治水思路转变和水利科技的发展,水利标准化工作内涵外延不断拓展,一些涉及政策性、体制机制性的问题逐渐显现,比如:如何处理好水利标准的数量与质量、标准与科学研究、标准与规章制度、标准与科技应用发展、标准运行管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标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方法、标准化发展战略等,需要深入分析、综合研究、系统总结、实践应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所副所长、教授级高工胡孟博士,从标准化理论与应用研究为出发点,结合水利行业特点和标准化需求,分析评价了标准化形式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在调研摸清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在标准体系构建方面,研究了水利标准体系中的若干界定原则和标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方法。在提高标准质量方面,开展了标准的适用性评价研究。在标准化可持续发展方面,对水利标准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行了思考,对水利标准化发展战略进行了探索。
该书共8章26.7万字,分别为:绪论,标准化研究现状,水利标准化与标准体系发展现状,水利标准体系的若干界定原则研究,水利标准体系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标准的适用性评价研究,水利标准化发展战略探讨,水利标准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该书于2015年9月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