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9日,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持,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引黄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西安理工大学参加,我院科研计划处阮本清教高负责的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黄河流域灌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关键技术”启动咨询会在北京召开。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科技处朱寿峰处长、水利部农村水利司灌溉节水处严家适处长出席会议。项目咨询专家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韩振中总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许迪所长、清华大学杨大文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裴源生教高、中国农业大学黄冠华教授,以及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的课题负责人和学术骨干成员等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项目负责人阮本清教高主持。
朱寿峰处长和严家适处长分别对项目管理和研究工作提出了要求,朱寿峰处长要求各参加单位和项目组成员要扎扎实实做好研究工作,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严格经费使用管理,按时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严家适处长要求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突出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争取为灌区灌溉管理和环境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阮本清教高首先介绍了项目立项的有关情况,管孝艳博士代表项目组介绍了项目的立项背景及意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并对任务分工及考核指标、经费分配、2014年工作计划和项目管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各协作单位课题负责人汇报了所负责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2014年工作计划等。
与会专家针对项目及课题的汇报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黄河流域灌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指导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项目研究工作的开展,专家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明确黄河流域灌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定位、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识别及典型灌区的选择,二是要明确黄河流域灌区生态环境可视化信息系统服务对象,提高系统的实用性,三是在黄河流域众多生态环境问题中选择2-3个黄河流域灌区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开展调控研究,提出调控技术模式和管建议。最后,阮本清教高就项目的具体实施安排进行了部署,并要求各项目参加单位要进一步细化研究方案,加强交流合作和信息沟通,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优异研究成果。
“黄河流域灌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关键技术”是水利部2014年启动实施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项目以区域生态安全和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研究揭示人类活动影响下引黄灌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开展基于可视化多源信息融合的灌区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构建黄河流域灌区生态环境要素动态监测及环境效应评估技术体系,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灌区典型生态环境调控技术与管理模式,构建灌区生态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开展典型灌区生态环境问题适应性技术研究示范,提出灌区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实现灌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启动会现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