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11月2日-4日,水利所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大”)召开地——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和嘉兴南湖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91年前的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出席代表仅有13人:上海的李汉俊、李达,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会议中途因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搜查,后期转移到嘉兴南湖,在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党的一大选举陈独秀任书记,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13名革命先驱代表53位党员启动了中国人民摆脱黑暗、驶向光明的航船。今天,这星星之火不仅化作了8000多万共产党人心中的誓言,也燃烧起亿万人民振兴中华的熊熊烈焰。在“留言簿”上看到有人这样写道:历史证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唯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跟定共产党,圆我们强国梦;这是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思考,这是亿万人民迈向新时代的诤诤誓言。
一大会址纪念馆中陈列着许多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再现了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史实。展品中有孙中山、黄兴、秋瑾等革命志士的遗物、手迹;展品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一批早期党员开展革命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我们的党从无到有,经历艰难曲折无数。在91年的光辉历程中,有多少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砸碎一个旧世界;又有多少共产党人无私奉献,吃大苦,耐大劳,敢叫日月换新天。建党91年来,我们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付出最大牺牲、做出最大贡献。今天党和国家的事业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迈进,我国进入了兴旺发达、蓬勃发展的伟大新时代。
入夜,我们走进上海的外滩,近距离感受上海的夜景。150年前,这条曾经是船夫与苦工踏出来的纤道,经过百余年的建设,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些,已成为了上海的象征。上海的夜景,更是一派流光溢彩、灯火辉煌。遥望东方明珠塔,华灯齐放、色彩缤纷。东方明珠电视塔选用了东方民族喜爱的圆曲线体作为基本建筑线条,主体有三个斜筒体,三个直筒体和11个球体组成,形成巨大空间框架结构。灯光在电脑操纵下可以根据天气变化自动调节,产生1000多种变化,电视塔的灯光效果也令人叹为观止。在我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下,上海的面貌相比解放前已发生剧变,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
这次活动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党的历史和发展道路,明白了如何在未来遵循革命先烈的道路、发扬先辈的精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大将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做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作为一名党员,只有在自己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不忘创先争优,努力争创一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世界在不断变化,知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掌握最新的术和最有效的方法,才能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出新的成绩,为党的十八大献礼。
中国共产党“一大”上海会址
中国共产党“一大”上海会址
中国共产党“一大”嘉兴南湖会址
上海外滩夜景